中华酒事局特辑 | 钱文忠、郦波共论:秦商雄踞,秦酒独领风骚,铸就中国酒文化辉煌。
自古以来,中华民族以酒抒怀乡情,延续价值,凝聚精神,此情此景,正是中国酒独特文化内涵的体现。在由西凤酒独家赞助,凤凰网精心制作的《中华酒事局》新一集中,主持人蔡紫携手钱文忠教授、郦波教授,将目光投向了为我国酒文化奠定坚实基础的秦人、秦商与秦酒。
自动播放节目《中国商帮之主》,秦商无疑是其中的佼佼者。
商之本,多源于秦、晋及徽郡三地人士。钱文忠教授认为,如同西凤酒代表中国酒文化,秦商亦当属商业历史中的三大商帮之首。此非仅因秦商为最早以地域亲缘结盟的商帮先驱,更因其独特的“国商”风范。
在陕西,“国商”文化源远流长,追溯至西周时期,周天子便在疆域内实施“工商食官”制度。彼时商贾为官,职业商贾享有国家身份,他们是服务于国家需求的专职贸易人员。官府亦需保障“国商”的衣食住行,以助其开展商业活动。此传统成为秦商的滥觞,并传承了为国行商的精神;秦、汉、唐三代定都关中,更强化了秦商“帝国商人”的地位。尽管秦王历代推行重农抑商政策,秦商为国行商的理念却备受赞誉,孕育出乌氏倮等富可敌国的秦商,名垂《史记》。盛世王朝的开拓进取,使秦商受益匪浅,其足迹早于张骞出塞,遍及丝绸之路,不仅成为国际贸易的先驱,更是中华文明最早的传播者。
明代之际,尽管经济重心已向东南倾斜,北方却因持续的国防重负,赋予秦人新的报国良机。明朝推行开中法,放宽盐业管制,将盐业与边防粮食运输相融合,秦商乘势而上,再掀发展热潮。彼时,秦商足迹遍布川黔淮扬,从帝国中心至边陲,盐路所至,无不有秦商身影。其财富与影响力不仅遍及全国,更跻身商帮领袖之列。万历中期,朝廷在两淮设立“商籍”,解决商人子弟科举之困,首批商籍中,西商独占鳌头,无同省地近者,此亦凸显秦商在商帮中的独特地位。
审视秦商兴衰史,不难察觉其每一次顺应时势的崛起,均与国家命运紧密相连,秦商以国为家,行商之路,便铸就了秦商的辉煌;成为大国商旅,才成就了大秦商的传奇。常言道,侠之大者,为国为民,而商道之至,或许亦同此理。
中国白酒的根源可追溯至秦代之秦酒,其传承脉络清晰可见。
商业往来,文化交融在所难免。正如古人所言,“孝文、德、缪居雍,隙陇蜀之货物而多贾”,其中雍地,正是西凤酒的故乡——凤翔,秦商之根,亦在秦酒产地,这并非偶然。郦波教授明确指出,中国白酒文化源于秦酒,其逻辑清晰可见。
秦商足迹遍及九州,常离家千里追逐商机,争分夺秒,乡愁满怀。酒入愁肠,更添思乡之情。在中国传统文化中,酒不仅是礼制象征,更是沟通神灵的媒介,商业交易中不可或缺的纽带。因此,秦酒便成了秦商旅途中的忠实伴侣。
秦商入川,川盐入黔,清代学者、诗人郑珍曾赞秦商:“蜀盐驰黔境,秦商集茅台……飞狮腾九霄,足踏赤水湾。”此路虽险,却成就了秦商与白酒酿造地的完美结合。千里之外,秦商虽难携山水,却将秦酒技艺播撒四方。秦商立足之地,设立西秦会馆,以家乡母糟为酒曲,聘请酒师,结合地理优势,酿造佳酿。中国白酒名酒之路,亦随西秦会馆而兴,与秦商商路相映成趣。
秦商,雄踞大国之巅;秦酒,香飘华夏大地。因缘际会,历史必然,成就了这一切。关中沃土,水润深厚,孕育了秦商的豪迈与秦酒的醇厚,亦铸就了中华酒文化的根基。鉴中华之骨,识秦人之风;品中国白酒,必尝秦酒之韵。更多知识,更多文化,尽在《中华酒事局》。敬请关注,共品这杯悠长的中华酒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