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人用来乘酒的容器的名称如下: 1、觥:酒器,盖作兽头形; 2、觥筹:酒杯和酒好消弊筹, 酒是一种饮品,也是人类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在很多诗人、文学家和画家都喜欢将它作为一种载体创作出来。而喝了酒之后用杯子装点小菜、做一些美食是人们日常生活中经常会做的事儿。那么,古代人用来乘酒的容器叫什么呢?下面跟着小编一起来看看吧!
爵:古时候盛放烈性蒸馏酒用的器皿;爵为大腹形之角;觚为圆口或方足。商代时已有钫(gō)形尊等称谓。《说文解字》中有“夫唯有不及也”的意思,因此可以认为爵与觥同属兽头类。
罍:就是专门用于盛放谷物及其他食物的一种器具。它是以青铜制成。这种形状的壶常被用来斟酒和享用了。“酌”“觞”,顾名思义就是要用到美酒来喝的。所以,“盎”、“觯”(léi)、“,斝”,以及今天的“樽”,都是这样的杯子。另外还有象耳杯和提梁瓶等造型的杯子。
斛:古代常用的大碗或者斗。此类饮具多使用于春秋战国时期和西周早期。《世本·殷本纪上》(增订二十二),该书所写:“侈靡者,取其重金而沽,言利害而不著。”《晋书?货殖列传》,记述的是当时贾湖国君伯雍造的高粱烧酒,因其产自东夷之地。后来这个名字也就出现在汉朝的时候了。
觥筹:古代使用的酒器的名称,现在已经不多了。
其实这两种东西都属于我国历史上出现较晚的东西,因为它们的制作工艺不同导致材料和用途也有一定的区别。
在古代,人们喝酒时常常用杯子来盛放各种饮品。而现代的玻璃酒具则不同,它们多为陶瓷、玉石等材质制成,造型各异。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无彝不欢”一直是一种传统礼仪观念和习惯。古人喜欢将温酒与煮酒相结合,把酿造过程中产生的微量成分蒸发出来。所以在这种情况下,他们便发明了专门用于饮用的容器——“爵”,用来装酒或盛冷水;“觥筹交错”。因此,古代人在饮酒前都要先斟上一杯酒以示敬意。当然,这些只是一些简单的工具而已,因为它已经被赋予了很多功能:助兴之类。
此外,古人还经常使用陶器作为容器进行贮藏。这其中不仅有实用价值之外,还有一定的装饰作用,比如像青铜器的制作工艺非常复杂,而且需要大量的材料来支撑着。如果没有这样的储存条件的话,那么可能还会对身体造成危害。所以说古人的酒瓶是不可避免地要换掉的一种物品了。
除了以上几种常见的器具外,商代的酒壶也是十分普遍的一种。商周时期,我国出现了一种比较先进的酒具——青铜尊,据考古学家们研究发现它是由多种珍贵文物共同组成的一组大型艺术品。
其形状类似于现在的瓷质罐,但容量却比一般的酒杯小得多了。由于数量较少,所以当时使用的都是圆形或者卵形的高脚碗。后来随着时间推移,这种高足碗也逐渐成为一个时代的标志之一。
到了汉朝之后,《汉书.食货志》记载:“酒者,天之美禄也。”汉代以后,青铜饮酒器开始出现。汉魏时代,已广泛应用于祭祀活动之中。到东晋南北朝时,酒器更是达到鼎盛状态,甚至成为了宴会上的佳选。《三国演义》里就曾描写过一首关于曹操献给武帝刘协的情节。“慨当以慷,忧思难忘。”“何以解忧?唯有杜康!”这句经典的台词,道出了中国文化发展的一大重要命题——酒业的发展。酒业发展到今天,已经有了越来越多的种类,不同的酒厂也在不断地研发出新的酒产品,从而满足消费者的需求,让更多人都能够享受得到更好的饮酒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