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高度酒是从改革开放之后开始流行的,因为这样的酒拿出来喝起来都很有面子也是很多领导人喜欢的酒。 中国高度酒是从改革开放之后开始流行的。
因为这种酒拿出来喝起来都很有面子,而且很多领导人都喜欢喝。
中国高度酒起源于元代,是中国最早的蒸馏酒之一。
关于中国的白酒度数有两种观点:一种认为,古代酿造技术不够成熟、设备落后;另一种说法是说,在《本草纲目》中记载“烧酒非古法也,自元时创始,其法用浓酒和糟入甑(指蒸锅),蒸令气上,用器承滴露”。这说明在我国古代时期,已经有了“纯粮固态发酵白酒”这一生产方法,“清香型”“米香型”“兼香型”等不同工艺的传统白酒。
根据现代科学研究的结果表明,在中国早期酿制的酒中,大约只有1%-2%左右的风味物质存在于各种类型的大曲及小曲内,但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些风味成分不断增加并趋向稳定性。而当人们发现了上述变化后的某些特征后,他们开始探索如何制作出真正的高品质的低度白酒。《水浒传》中的人物就非常多:“大碗喝酒,大块吃肉”,可见当时饮酒对身体的影响有多大。然而在唐宋以前,由于社会生活水平的提高以及粮食短缺,使得很多地方生产的酒类质量远不如现在,甚至有些地区出现过以“酒精含量”命名的酒品。
那么究竟什么是高度酒呢?
其实高度酒是指酒精度高于50度的酒,通常是以谷物作为原料,通过加热蒸馏的方法得到的。这种酒一般都是将原酒贮藏一段时间之后才出售的。
但是,目前世界上所知的最高度酒的度数是在20°至75°之间,最高的可达到78°,最低的可以达62°,因此也有人称之为“烈酒”。
虽然我们知道酒的主要成份是乙醇,但是从化学角度来讲,这是由一些化合物决定的,如甲醛、乙酸、丙酮、丁烷等等。其中乙醛具有毒性和致癌性,如果长期大量地食用含有较高乙醛的食物会导致人体患多种疾病。另外,据考证,早在3000年前的新石器时代人类就有了饮酒的历史,《吕氏春秋》中有一段记述到:仪狄作酒献给少康。少康是夏朝国君,他发明了酒曲复式发酵法,使淀粉糖化再利用。经过两次发酵,终于得到了九酝春酒。
到了东汉末年,曹操把家乡亳州产的"九酝春酒",钦定为贡酒,距今已有4000多年的历史了,被称为"五齐六法”。
此外还有西凤酒、汾酒、竹叶青酒等名贵药材浸泡后,还需窖藏三年以上才能用于调配。因此,从严格意义上来讲,由食用酒精与食用香料勾兑成的配制酒则不能算做是高度酒。
所以,对于白酒而言,度数高的酒更适合收藏或者存放起来。